第六章 专项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
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实现高质量的自来水供应。村未来需水量预测,主要是依据规划确定的人口和工业生产规模,参照《给水设计规范》及小城镇用水指标,选择适合村发展的用水指标进行计算。蓄水总量包括生活 用水、工业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道漏失水量。生活用水采用人均日用水量为用水指标,规划期间人均日用水量为 250升,生活用水包括公共市政设施用水;工业用水采用万元产值用水量作为工业用水指标,规划期间万元用水量为80吨,未预见用水和管道漏失水量按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的20%计算,用水日变化系数取1.2,需水量日平均5400吨,最高64800吨。
村现以飞鹰水库为水源,设有一个小水厂,初步实现了自来水供应,根据村的用水发展状况和水源条件,规划近期仍以飞鹰水库为水源,远期以引韩供水工程为主。村内供水管网的布置,采用环枝结合,统一布局,供水压力应达到 0.30Mpa。
二.排水工程
村现有排水设施基本是明渠明沟,雨污水就近排入周围地沟渠后入榕江支流。目前排出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且排水设施不全,沟渠不畅,常有污物淤塞,水质恶化,影响了环境卫生。
为使村庄的污水得到妥善处理,防止污染,规划结合旧村和新建成区的不同情况,统一布置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为主的排水系统。雨水就近直接排入沟渠,工业污水集中后经过一定程序处理,再排入溪河。旧村采用污水截流方式的雨污合流排水系统,经过处理后才予排出。
村污水量按预测全部用水量 80%计算,规划期间日产生污水总量5180吨。
排水管渠布置采用顺畅近捷的走向,雨水管就近接连溪河等自然水体,以便尽快排出街内的积水。污水管道连成系统,汇集工业区排出的污水,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场地处理。规划排除雨水一般采用暗渠形式,随道路建设同时建造。规划排除污水一般采用管道形式,沿道路一侧敷设。
按照排水系统布局,同时考虑本村内所排出工业污水不多,因此,在本次规划期内暂不单独建设污水处理厂,远景有待与相邻的几个村共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采用常规污水处理流程,二级处理深度。
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前,村内仍实行雨污合流排水,雨污水通过雨污管渠排入溪河。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废水要由排污单位进行内部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居住区内要建符合标准的化粪池,生活粪便污水须经过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出。
三.供电规划
1.供电现状:目前村有4台10KV变压器,每台300千伏安,由关埠35千伏变电站供电。
2.负荷预测
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预测:参考汕头市和潮阳区的规划经验,采用以下各项负荷预测指标(见表一)。
表一
用地类型 |
用地面积 S(ha) |
用电指标 kw/ha |
用电负荷 kw |
居住用地 |
93.58 |
180 |
16844 |
公共建筑用地 |
13.4 |
400 |
5360 |
仓储工业用地 |
13.4 |
350 |
4690 |
道路绿化用地 |
57.18 |
20 |
1144 |
合 计 |
177.56 |
|
28038 |
|
根据负荷预测:镇区的电网需要扩容,村的主干道需增加 10KV高压线路。为提高电力供应的保证程度,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增设11个10KV变电站。供电线路以架空为主,对村内人口密集地段和影响景观的地段,其架空线逐步改为地下电缆供电。
四.电讯工程
1.现状:现有通讯线路由西胪支局用架空线引入。目前电话普及率尚低,邮政通信仍比较落后。
2.电话业务发展预测:根据村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对通讯业务的需要,依据汕头市和潮阳区电网的发展规划,采用《电话普及率法》预测:
电话普及率 |
区内人口 |
总交换容量(门) |
30门/百人 |
18000 |
5400 |
|
规划区内增设一邮电所,内设 5500门程控交换机一台,兼营邮政运输业务。
目前电话线由架空为主,对村内人口密度地段和影响景观的地段,架空线逐步改为用地下光缆作为通讯电缆。人口集中的地方设集线箱,光缆至集线箱后,通过转换装置再用电话线接入用户。
五.消防规划
现状村未有专业消防队伍和专门消防设施,且旧村道路狭窄弯曲,供水管网布置未完善,已严重影响了及时灭火抗灾的能力和速度,亟需进行改善,以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消防规划按国家颁布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为依据,规划在村中部设置一个消防站,并配齐一定消防人员、车辆和消防器材,加强提高辖区内的灭火救灾能力。同时要加快供水建设步法,在布置供水管网时要充分考虑消防用水的需要,按规划设置好消防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