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依据国家的法令和财务制度、企业的经营方针、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对工程项目的工作,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审核检查,判断其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以期发现错误、纠正弊端、防止舞弊、改善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活动。关于工程审计有一些问题,下面就由工程造价大数据网的小编来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些工程审计的常见问题。
1.工程审计有没有自己的理论?
在审计业务(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中,工程审计所占的业务量很庞大,工程审计很重要,工程审计应该有理论指导。
然而,工程审计有没有自己的理论呢?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可能存在争议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于“理论”的界定可能是不同的。如果把“理论”仅仅界定为对审计业务操作问题的解释,那么也可以说工程审计是有理论的。但是,如果我们从学科理论体系的角度问:工程审计有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吗?答案是明确的:工程审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这应该是一个没有异议的问题。
任何一个独立的学科都必须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工程审计目前还不存在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它暂时还不是一个成熟的独立学科。那么,工程审计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吗?这取决于工程审计能否形成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
2.工程审计的业务内容体系是怎么形成的?
在我国,工程审计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国家审计机关的诞生和发展同步的,工程审计系列业务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审计机关面对工程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不断采取审计应对的过程。所以,中国的工程审计是由现实问题所引发和推动的,工程审计的发展是由实务主导的:先有实践,再引发研究,总结归纳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显然,这个知识体系只是一个经验体系,只是对工程审计实务的分类总结。
回顾工程审计实务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现实中出现什么漏洞,实务中就以什么审计作应对。项目资金的挪用、滥用、违规使用现象引发产生了财务资金审计;工程造价的高估冒算、四算三超现象引发产生了工程造价审计;招投标违规、招投标腐败、合同管理漏洞等现象引发产生了招投标与合同审计;决策失误、投资失控、设计失误现象频发的现实引发产生了工程决策审计、工程设计审计;大量的形象工程、低效工程的出现引发产生了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豆腐渣工程的大量涌现引发产生工程质量审计等等。工程审计的业务内容体系的就是这样形成。
3.工程审计专业教材中没有理论体系吗?
工程审计作为一种审计业务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后,其业务量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对工程审计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催生了大学相关专业的设立,比如南京审计大学于2002年首家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审计方向,以培养工程审计专门人才。专业教学的需要催生了几本工程审计方面的教材。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教材当属时现主编的《建设项目审计》,该教材于2002年出版,并分别于2008年、2015年出了两个新版本。
教材,特别是向学生传授专业操作技能的教材,本身并不承载理论研究的功能,它只是满足教学体系要求的、通过对实务操作程序的归纳而形成的经验体系。这类教材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对工程审计实务操作知识的系统化介绍。虽然在客观上也起到对实务知识进行分类总结的作用,亦或者对具体实务问题也作了一定的理性阐释,但这毕竟与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研究不同,与学科理论体系无关,并没有改变工程审计理论贫瘠的状况。
总之,工程审计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经验知识的层次上。这种经验层次的研究,由于没有基本理论的整合,必然导致低层次重复。同时,由于没有基本理论的规约,也必然导致工程审计实务成果的不确定性,难以规范工程审计人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或者随意性,使得工程审计存在较大的弹性,审计结果缺少必要的精度,易于产生审计结果的人为偏差。
4.缺少审计灵魂的的工程审计还是审计吗?
由于没有提炼出工程审计的基本问题和核心概念,也就不可能对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基本规律,进而形成工程审计学科理论体系、理论框架。所以,至今我们未看到工程审计有什么理论体系,连个思维框架也没有,也未看到工程审计这个领域出现过卓有理论建树的学者。
工程审计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已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使我们无法提升工程审计的学科地位,更重要的是,使得工程审计实务丧失了审计自身应有的灵魂,不得不屈膝于管理领域的现成的管理框架,直接拿来作为自己的审计框架。这种简单的拿来主义突出表现在:造价审计只是把“造价审核”拿来,改了一个字;项目审计,只是把“项目管理”拿来,改了两个字;环境审计,只是把“环境评价”拿来,改了两个字;质量审计,只是“质量检测”拿来,改两个字;经济效益审计,只是把“经济评价”拿来,换个标签而已……这不是讲故事,这就是真实状况。这也是某些教科书的编写捷径。请问,如果我们把拿来的东西都还给人家,那么剩下的还有什么呢?
工程审计理论体系是工程审计活动的灵魂。没有成熟理论体系的指导,工程审计实务就缺少必要的依托,甚至不得不屈膝于管理领域的管理框架,丧失审计的独立精神。
5.工程审计理论体系应该怎么构建
工程审计理论体系构建,不应是拼凑若干专题研究或是罗列某些概念,也不是就事论事式的诠释具体工程审计现象,更不是搭积木似的堆积各种时髦理论,而应是一个理论化的体系,其特征是,围绕基本问题,凭借核心概念,揭示出基本规律。要能将审计业务的丰富多样性概括为最基本的问题,揭示其普适性的规律。
通过上面工程造价大数据网的小编给大家解读了关于工程审计的常见的五个问题,小编相信各位朋友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关于,工程审计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要点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随时查看工程造价大数据网的内容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