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签证一直以来都是工程造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可是一些朋友对于施工现场签证不太重视,所以造成了施工现场签证有一些问题。下面就由工程造价大数据网的小编来给大家解读一下关于施工现场签证存在的问题,希望对各位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员对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淡薄。现场业主代表不重视现场签证,缺乏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有的对签证工作既不负责任也不认真,未经核实就随意签证,往往因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符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某工程笔者到现场查看毛面花岗岩路面面层,设计图纸要求厚度为50mm,而实际厚度为30mm.
2、现场计价签证人员对定额费用组成缺乏了解。现场签证人员不了解定额费用组成,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项目的概念混淆不清,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签证并列入直接费,这是不允许的。
3、对设计缺乏有效约束。有的图纸节点设计不够详细,做法说明不够全面,设计过于粗糙,局部用料计算不合理,设计环节经济控制深度不够,难以进行多方案论证。设计管理力度不够,存在大量先施工,后出联系单现象,资料中反映设计人员仅作签名,无相关意见。另外,设计过分考虑了建筑物整体外观形式的美观,未考虑整个工程的节能情况,因此给签证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施工单位提出许多问题,只考虑用料越来越好,未考虑成本核算。
4、同一工程内容签证重复。此类签证尤其在修改或挖运土方的工程中较为多见。
5、监理单位对建材验收时不够认真。部分材料验收质保书、合格证、规格、型号不一致,监理单位验收时不够认真。例如:某工程采用的是德国科隆。高能德思强化复合地板为1380X195X8,而实际施工的是1210X195X8.
6、现场签证日期与实际不符。当遇到问题时,双方是口头商定而不及时签证,事后才突击补办签证手续,这就违背了"任何预算定额材料指导价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规定。有些承包商故意把完成工程量的时间往后推,在签证日期上做文章,以获得不合理的利润。
通过上面工程造价大数据网的小编给大家解读了关于施工现场签证存在的问题,小编相信各位朋友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认识。我们在施工现场签证的时候就需要避免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施工现场签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