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建筑群建设项目的特点使其造价管理区别于其他一般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大数据网的小编前面给大家分享过多头管理造成成本高且索赔多,项目进度紧降低造价的调整弹性,单体建筑功能不同增加造价不确定性等难点。在这一期中小编主要分享四个方面的难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总体工程建设周期长增加造价
大型公共建筑群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大,其容积率和绿化等标准不同于一般项目,其总体费用所占比重大。由于建设内容多,故其建设周期远大于一般项目。总体工程繁杂的建设内容在较长的建设周期内执行,因此作为其构成要素之一的价格存在较大上涨风险,其造价风险也将高于一般项目。
二、配套条件不成熟增加造价变化风险
大规模的建筑群建设涉及大面积的用地,故此类建设项目一般处于偏远地区或属于成片旧区改造,其配套条件往往不明朗,较难确定,由此造成造价风险增加。
三、缺乏类似项目降低造价预测精度
目前,大型公共建筑群的建设刚刚起步,一般而言,其往往是为满足某一特定需求,建设内容及功能定位不尽相同。而不同区域的建设条件、环境人文条件、地质水文条件及配套设施又千差万别,故就某一区域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建设而言,其整体可复制性较低,项目可参考的资料非常少,无法较准确地通过经验值进行造价预测,由此给造价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四、造价管理投入产出比低,降低工作实效
一方面,由于此类项目建设规模大、内容多、工期紧,其造价管理工作强度极大,往往需要造价管理单位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建设项目的规模效应带来的服务报价的竞争程度极高,造成合约费用折扣大,从而造成此类建设项目的造价服务产出效益低,影响到一线造价人员的工作情绪及实际付出,间接影响整个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大数据网的小编认为造价管理的难点主要在于工期和质量的压力、功能形态各异的建筑物既需统一又要体现特色的建设标准,以及总体工程施工期长等造成其各单项建筑物成本控制难度高;而参建单位多、配套条件不成熟、建设资金有限、整体建设期长等特点造成其建设费用和资金成本控制难度闻,且索赔多、造价风险大。欢迎大家关注“工程造价指标云”微信公众号,及时学习造价专业知识。
|